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坚持民生优先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主线,描绘了我国强国富民的宏伟蓝图。“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能不能实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考力和执行力尤为关键。
执行力的核心是“做”和“干”,就是要把决定了的事情变成具体的行动,推开和推进工作,有效地完成目标任务。执行与落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执行比落实更强调下级对上级、个人对组织的负责态度;落实着重结果,而执行既看结果,也看过程;落实强调的是扎扎实实,执行强调包含扎扎实实在内的战斗力、推动力、创造力。可见执行力包含着我们每个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责任心和责任感又来自哪里?来自于思想认识,也就是思考力。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理论家和学者总结了很多,比如有人认为领导的能力包括洞察力、思考力、决策力、组织力、影响力、执行力等等。在这诸多力当中,最核心的有两力:即思考力和执行力;这两力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现了务虚与务实的结合,正如一个人行走一样,一脚抬起,一脚落地,这样才能往前走。抬起的脚管方向,就是思考力,落下的脚抓落实,就是执行力。人们也常说,思考力是万力之源,要提高执行力,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方面有这么三点,在具体实践当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第一,强化思考力和执行力,力求做到把爱岗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一个人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就是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感的表现,就是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在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就是等于一个人在自己自由通行的路上设置了障碍。这就说明做事必须先看心态,以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干事,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也决定着一个人价值的大小。领导干部的爱岗敬业就是要体现在,在不同岗位上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任何时候都要认真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团结带领每一个人自觉而高标准地做好每一件事,形成爱岗敬业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二,强化思考力和执行力,力求做到把深入实际看成是一种职责。关于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掌握实情,没有人说不重要,但很少有人把它看成职责。现实中存在着不加认真分析判断的拿来主义倾向,对情况、对问题、对数据拿来就用,其结果是层层抄传,层层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做任何工作都是有基础的,如果我们对工作的底数不清、实情掌握不够,那么我们做出的决策就很有可能失误,执行力再强也是差之千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西班牙历史上曾有一个正义化身的国王叫彼得罗一世。一天,大法官去世。国王宣布公开选拔,有三个人前来自荐,他们分别是宫廷很有名望的贵族、曾经南征北战的英勇武士、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一日,国王率众臣来到城中,百姓也纷纷来看是怎样选的。来到一个池塘边停了下来,只见池塘上漂浮着几个木凳子。国王先问贵族:池塘里共有几只凳子?贵族到池塘边数了数,说:“一共6个,陛下”。国王接着问武士同样的问题,武士直接回答:“陛下,我也看到了,一共6个”。群众窃窃私语,议论为什么这么简单?最后,国王问教师:池塘里共有几只凳子?教师什么也没说,脱掉鞋子,跳下去把凳子拿了上来,说:“陛下,一共3个,它们被从中间切开了”。结果,国王当即对着教师宣布“你知道如何执法,法官是你的了”。这则故事启示我们本质不是靠表象就能识别的,需要去深入实际去检验。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放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职责,很有可能被形形色色的表象所蒙蔽,就会做出不切合实际的决策,执行下去就会与目标差之千里。
第三,强化思考力和执行力,力求做到把学习应用看成是一种能力。学习理论、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一个人的能力靠不断学习和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学习作为能力之源,其重要性谁都清楚。一个人如果光有善心和责任,而无实际能力,最多是有执行意识,而无执行力。毛泽东曾说过:现在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尤其在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新技术新知识的广泛应用,不重视学习、不持之以恒地学习,作为领导干部就会在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解决民生领域内的复杂问题等方面会显得束手无策。有个非常恰当的比喻“人不学习如同停下来的自行车”。自行车静止摆在那里靠撑子,没有撑子,单靠两个轮子是站不住的。但骑起来,两个轮子就可以既保持了平衡,又可以前进。原因在于它在运动中保持了平衡。我们在科技、信息、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有的人感到心理失去了平衡,总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为什么?因为世界在动,而他不动。所以,要想通过提高思考力和执行力来实现价值,只有不断地学习,而且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能力,这样,才会做到与时俱进。
(作者系宁夏银川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