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社会史研究的民众视角
www.jjjtsb.com?2012-01-19 09: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其四,对于村落社区中大量游荡着的贫穷痞棍、土劣乞丐等人群,乡民也有与传统认识不尽相同的观点。首先,乡民普遍认为,贫穷的痞棍不能简单视为“弱势”,与普通极贫户列为同一阶层。因为他们不愿意靠正当职业谋生,常常为非作歹,这种谋利的动机与因贫穷所致的无所畏惧的性格,使得他们在动乱的年代,极有可能借机浮出水面,成为主导乡村秩序变迁的力量。此外,当村庄外部环境极其险恶时,土劣充斥于乡村政权。这种状况的形成并不能单纯认为是“土劣”谋利的单方面不轨行为,事实上,也是民众的一种“主动”选择。换言之,“土劣”执政,在特殊情况下,也对村庄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以上可知,乡村民众视野中的社会分层序列,与以往借助于外来的理论“由外向内看”或者“自上而下看”的视角球探体育比分:中国乡村社会分层所得出的结论是有所不同的。 当然,强调底层民众的视角,旨在最大限度地沿着乡村社会自身发展演变的轨迹来研究问题。这一视角的选取,不等于只从历史事实与经验出发,对历史试图机械地描述与复制,历史行为并不能自我解释,行动者的分层观也未必能为行动者所完全意识到。在“阅读”乡村社会,探明乡村民众社会心理并作出真实判断的基础上,借助于能够最大限度符合他们自身价值判断与逻辑体系的既有理论与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也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于“杂而无绪”的“感性”实践层面提供一种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从而进一步提炼与归纳本土化理论。例如,在“阅读乡村”中我们发现,乡村民众不仅仅根据财富的多少来品评村庄成员的社会地位,而且也根据不同成员的学识、能力、声望、德行、社会关系以及一些体面的特征、行为举止等多种要素来衡量村庄成员的地位,对于诸多的标准,进行分类与归纳很有必要。又如,村庄中较为富裕、德高望重、处于最高社会地位的阶层群体,一个突出的行为特征是经常参与社区内外的诸多领域的实践活动,并且基本上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对于这一阶层的此种行为动机与价值取向,予以理论上的阐释也是必需的。再者,乡村民众的话语体系中并没有“领袖”、“能力型”人才、“普通民众”与“弱势阶层”的原初表达,鉴于其话语表达繁复驳杂,或其表述中只有此类阶层群体的具体特征描述而没有一个名词作总体上的高度概括,那么,作为局外的球探体育比分:与研究者进行归纳与分类也是必须的,这种概述是行动者对自己所提供的描述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以乡村民众为研究的视点,力求与民众的心态、判断、价值观相一致,但是鉴于历史资料、所处空间与时间的有限性,研究结论与逻辑不可能完全与民众的分层观相重合,只是一种最大限度的无限接近而已。 (渠桂萍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