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大地”上的诗歌何以动人
2025-04-01 09:41:14?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新闻随笔】“长在大地”上的诗歌何以动人 近来,53岁的吕玉霞火了。在她笔下,白雪是“老天爷撒的糖霜盐”“麦苗打滚撒的欢”,田野的春是“年轮循环的波纹,大地睡醒的动人”,藤蔓下的瓜是“日月轮回的星辰,晨起暮落的成果”……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她并非文人,而是前半生都在从事农活的“庸常大娘”。 作为生活在山东临沂的果农,吕玉霞将自己在田间地头的劳作生活写成诗歌、拍成视频发布到网上,虽有乡土口音夹杂其间,但丝毫不影响网友们的赞美与喜爱。人们送她“田间诗人”的美誉,赞扬她的文字“长在大地,溶在岁月”。 农妇和诗人,这两个有些距离感的身份的交叉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但她的诗歌作品能收获众多赞美和喜爱,还是因为内容本身。它们虽然粗糙但真切,尽管质朴却细腻。人们看过了太多想象嫁接、浮躁空洞的作品之后,迫切呼唤对准真实生活、真诚书写的作品。就在这个当口,“长在大地”上的诗歌来了! 是的,真诚写作的不单吕玉霞,这种书写也不只局限于诗歌。近年来,素人写作渐成趋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快递小哥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外卖诗人”王计兵《赶时间的人》、张小满以女儿视角写作的《我的母亲做保洁》等成为畅销书……他们只是在诸多巧合下被舞台追光灯照亮的极少数,在更多尚未被“看见”的地方,相信存在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他们默默写作,一点一滴记录下真实的日常与复杂的情愫。 没有矫揉造作,也不故弄玄虚,无须追随流量,更没有“人设”包袱。在诗歌和非虚构等这些“记事本”中,他们敞开心扉,大方地向外界呈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展示他们已习以为常但旁人却陌生的日常生活,讲述他们的酸甜苦辣。这种感觉就像在吃过太多精致大餐后,端上来几道冒着锅气的家常菜,也往往是这些“土菜”,带给人们别样的情感抚慰和心灵滋养。 在评论区里,网友们与吕玉霞频繁互动,如切如磋,气氛轻松而热烈,俨然一场围读会。是啊,吕玉霞作为一个样本,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文学之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重新思考将阅读与写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行实践的可能性,再次直面自我表达的需要与渴望。 每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都值得被记录、被看见。当更多普通人潜藏的诗意被激发,更多抒发自我、书写现实的愿望被“唤醒”,更多的“吕玉霞”会聚到一起,将为我们共同的故事写下精彩复调。 (作者:王丹)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