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评论:

美校园枪击案中教师令人起敬

今晚 给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

12月14日傍晚,就在康狄格州发生校园枪击事件,死伤20多名学童和教师的当天,远在西海岸的奥克兰市的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接到了校区打来的录音电话。电话表明校区对枪击事件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本校区学校安全问题的重视。

其实,在校区表态之前,枪击惨案的消息已经在校园里传开,学校已经有所行动了。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老师们安抚学生情绪,向他们解释本校的安全措施,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安全的。接着,老师们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讨论这件事,学生会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出困惑和他们的问题。

学生们首先关心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枪手打死了多少人?”“被打死的都是些什么人?”老师们从网上的新闻搜索中,找到对案情的最新报道,告诉学生案情的发生和进展。但是,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枪手为什么要杀人?”“他为什么找这些人来杀?”这些问题,老师们通常很难给学生们解释。

校园枪击案后,让学生们提问,把他们把想法说出来,本身就有安抚作用。如果有学生觉得需要个别心理辅导,他们还可以约见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样的咨询只是在心理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内容不会透露给其他人。

对奥克兰市学校的学生来说,枪击事件并不陌生。奥克兰市有的街区时常发生暴力案件,当地报纸上、电视新闻中,经常有关于枪击事件的报道。有的学生曾在他们居住的房子周围,亲眼目睹枪击事件,看到有人被打死。这些事件虽然不是在校园内发生的,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很有关系。

去年某日,一个5岁的男孩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一个闹市区被枪打死了。我的一个学生目睹了事件经过,她问我,枪手为什么要打死这个孩子?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尽量听学生说,一来是我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二来,提问和说话,对学生是一种心理舒解。学生们有时候比我们想象得要成熟,他们更能把自己摆在受难者的位置来想事情。有个学生说:“我的父母非常疼爱我,他们已经给我订购了圣诞礼物,不久就会寄到。我想那些在康州惨案中死去的孩子,他们再也收不到圣诞礼物了。他们的父母该有多伤心。”

校园暴力事件对美国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枪击事件发生后,学生似乎想知道每一个细节,有问不完的问题,而老师的任何回答似乎都不能令他们满意。心理学家把这种“刨根问底”解释为是一种“绝望情绪”的流露。学生都还是孩子,他们刨根问底,实际上也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全。如果他们学校里没有一个人——包括他们的老师—— 可以向他们保证,这样的校园惨案绝对不会发生在他们学校,那么,其他地方发生暴力事件后,学校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和咨询,顶多也就是亡羊补牢。

12月14日这一天,中美两国先后发生了两起令人揪心的校园惨案。

14日上午,河南光山县陈棚村完全小学发生砍人事件,造成22名小学生和1名老人被砍伤。美国当地时间14日上午,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发生枪击事件,包括狙击者在内的28人遇难。

两起时间节点上十分相近的校园惨案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如受害者多为低龄儿童、事发地为小学校园、犯案者或有精神异常、手持武器直接闯入校园行凶等等。甚至连它们引起的震惊,令世人感受到的悲愤,以及对事件的反思都不无交集。这使得两起事件处理上的差异更明显地呈现,也更易于被比较。

晚些时候发生的美国枪击事件迅速占领了全世界各媒体的重要版面,其中也包括了中国媒体。国内媒体以不同形式的专题,投入众多篇幅地给予枪击事件全方位的关注,从还原事件过程、凶手性格分析,到官方反应、社会问题剖析。相比之下,国内的光山伤人事件没能受到同等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信息增量不多,并有逐渐淡出公众视线之势。

必须承认,尽管两起案件性质类似,但它们在危害后果上区别极大。另外,枪击事件同时涉及美国社会存在普遍争议的枪支管理问题,由此展开的可讨论空间更为广阔。然而,两者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关注度“落差”,恐怕不仅仅在于新闻热度的取舍。

实际上,几乎“并列”进入公众视野的两个事件,有着某种程度上事态处理的“竞速”关系。虽然美国校园枪击事件晚于国内砍伤事件十数小时发生,但事件始末、嫌犯背景、受害者名单,以及下至普通民众、上至官方高层的各层面信息和反馈都以最快的速度公之于众。

反观光山伤人事件,不仅当地政府反应迟缓,而且应对事件的方式和态度可谓漏洞百出。比如,原定的新闻发布会无故取消,对媒体普遍采以回避。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连嫌犯姓名都出现差错,还有教育局人员玩游戏、宣传部人员认为追问嫌犯精神问题没有意义等。据说当地已成立的“12·14”伤害案件处置领导小组,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除了“有力”封锁信息之外,还开展了哪些工作?事实上,既然连基本的事态组织管理都未见雏形,外界就更难奢求当地官员情感上的同情哀痛。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情感上的无知无觉又反向促进了行动上的无所作为。

一定程度上,媒体报道转淡源自消息获取的困难。不过,此处所见的“内外有别”的关注真的那么让人陌生么?客观地说,国内媒体或多或少有一种格外重视异地新闻、国际新闻的倾向,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甚至不自知的操作习惯,进而延伸到社会层面,成为民众的阅读习惯、关注习惯。某种意义上,光山事件背后所透露的,其实是转移视线的习惯如何形成。

或许在当地政府看来,光山伤人事件不过是一起伤者众多的事件,如果换作美国枪击事件里死者众多的背景,态度、方式、警觉性都会大为改观。然而,参看福建南平等地的校园血案,足见持刀砍人暂无死亡的情况是多么“何其有幸”。攸关生命问题上的轻视、麻木、侥幸,会让减少和避免的期望变得相当苍凉。

法律并不会规定教师在危险面前必须救学生,可是救助弱势的处于危险之境的孩子,是人性使然。

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当地时间14日发生校园枪击案,造成28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6至7岁的儿童。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发生在小学校园的血腥枪击事件。

警方和媒体的消息透露,27岁的遇害女老师瑞奇·索托用身体挡住枪手射向学生的子弹。而桑迪·胡克小学的校长道恩·霍斯伯格也试图阻止枪手行凶,最终被杀害。孩子们的表现也令人钦佩。发生校园枪击案是不幸的,而事发之时教师身上闪现的人性光辉,学生的团队意识,让人于悲伤中感到一丝慰藉。

不妨来看枪击案发生时,这所学校教师们的反应。来自央视的报道称,伦达是一位幸存的8岁女孩的家长,她说幸好老师把孩子关在壁橱里,让孩子逃过了一劫。枪声响起后,一年级的教师凯特琳·罗伊格则立刻将班级里的学生藏进教室卫生间,她说,“如果有人哭,我就搂着他说,‘我们会没事的,’我希望这是他们能听到的最后一句话而不是外面可怕的枪响。”

而孩子们的表现也值得一书。事发之后,网上流传着警察组织孩子们撤离的照片,只见孩子们低着头,双手搭在前一人肩上,惊魂未定的孩子们内心中充满恐惧,但他们仍然是有秩序地撤离。

每个国家的校园安全事件,因国情不同而表现不同,但是面对灾难的处理办法,则有相通之处。前些年,舆论曾广泛讨论“范跑跑”事件,“范跑跑”的“先逃”理论,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与美国枪击案中教师们的表现相比,这样的讨论是对人性的矮化,法律并不会规定教师在危险面前必须救学生,可是救助弱势的处于危险之境的孩子,是人性使然。

从这个小镇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社区,长达300年没有发生恶性事故看,该校老师、学生是对枪击案没有防患的,但是他们在这起事件的表现,应该说得益于学校、家庭对学生规则意识、团队意识的教育,以及学校、教师对学生监护责任的履行。这是值得我国学校教育借鉴的,这样的教育不是专门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但深入、到位的教育会随时显示其力量。

□熊丙奇(学者)